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香港工程師學會組織25位青年工程師走進新疆,開啟一場融合科技創新、產業實踐和歷史文化傳承的交流之旅。從高校的工程實驗室到龍頭企業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從云計算產業園到千年文化遺址,香港青年工程師們與新疆高校師生、企業科技工作者深入互動,用交流對話解鎖實踐經驗,多維度了解新疆在能源轉型、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豐碩成果。
從實驗室到精神傳承,書寫工程與使命的時代答卷

交流活動首站來到新疆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工程訓練中心,雙方圍繞“提升工程師實踐能力”展開熱烈研討。在建筑結構與抗震重點實驗室中,兩地工程師共同分析抗震模型實驗數據,香港工程師分享高層建筑抗震設計經驗,新疆科研團隊介紹邊疆建筑抗震本土化技術,香港青年工程師感受到新疆在工程人才培育與建筑安全領域的扎實基礎與潛力。香港澧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工程師呂煒倫感慨道:“這里的研究成果在保障建筑安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顯示了新疆在科研方面的潛力。”
走進石河子大學,香港青年工程師們跟隨一組組泛黃的老照片、一件件布滿歲月痕跡的老物件,深刻感悟著兵團人的使命擔當。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師白濬榮在交流中講到,兵團老一輩建設者的堅毅與奉獻時刻提醒我,工程不只是冷冰冰的數據與結構,更是溫暖人心的信念與使命。
這次高校參訪之旅,不僅展現了新疆高校在人才培育與科研創新上的硬實力,更讓青年工程師們感受到“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的重要性”,深刻思考科教如何成為賦能邊疆發展、筑牢工程根基的強大力量。
從能源互通到生態環保,感悟工程技術與家國情懷的深度融合
交流活動走訪了多家企業,“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成為交流核心。在特變電工科技成果展示中心,通過一件件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變壓器核心部件,感受新疆服務“一帶一路”中亞能源互聯互通的使命。在溢達創研村,這個由舊廠房升級改造的創新創業平臺,展現港資與新疆共生共榮的產業篇章以及傳統產業向綠色智造轉型的清晰路徑。在新疆天業股份有限公司感受新疆“資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智慧。香港工程師們不時駐足詢問技術參數、產業化應用細節以及國際合作模式,深入探尋這些尖端裝備、技術如何既支撐國內跨區域能源調配,又助力中亞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升級。
香港艾奕康有限公司見習工程師黃鎮浩感嘆“溢達用新疆優質水資源建成先進的污水過濾與循環系統,環保理念令人贊嘆。”艾奕康有限公司見習工程師黃穎瑜說:“新疆、香港兩地資源條件不同、發展路徑各異,但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是新疆借助豐富自然資源進行規模化開發,還是香港透過科技與管理實現能源集約化利用,我們懷抱著同樣的使命:為國家能源未來尋求更可持續、更負責任的方案。”
青年工程師們紛紛表示,企業走訪不僅讓他們直觀認識到新疆新能源發展的硬核實力,還對“工程不僅是技術,更是責任與情懷”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未來將積極傳遞考察收獲,推動兩地工程技術領域深化合作,以專業所長服務國家發展。
從能源記憶到數字賦能,見證新疆繪就“一帶一路”發展新圖景
克拉瑪依,這座新興的石油工業城市,不僅讓青年工程師們觸摸到城市的工業記憶,更感受到能源科技與綠色發展的融合路徑。新疆唯一算力超萬P的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展現了傳統資源型城市向新興數字產業領域轉型的決心和實力,讓青年工程師們深受啟發,“克拉瑪依云計算產業園,支撐人工智能計算力需求,讓新疆不再是邊緣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這些發展正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新質生產力。”香港艾奕康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陳柏言說道。
“克拉瑪依能源轉型與數字化的并進,從油田到數據中心,克拉瑪依正以創新重塑天地脈絡。新疆不再只是遼闊風光的代名詞,更是中國西部崛起的技術燈塔,以新能源與智慧突破,書寫屬于未來的綠洲傳奇。”香港艾奕康有限公司工程師梁苗科感慨道。
從紅色記憶到千年文明,感知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
從千年古城遺址到紅色文化場館,從古代水利工程到民俗風情園,香港青年工程師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感受邊疆文化的獨特風情與鮮活魅力。

在周恩來紀念館,香港青年工程師駐足聆聽工作人員講述周恩來總理關懷新疆發展的故事。在軍墾博物館,香港青年工程師認真聆聽講解,不時駐足感受老一輩軍墾戰士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奮斗歷程。“軍墾博物館與周恩來紀念館,讓我對工程師的角色有更深的體會。我們不只是技術的執行者,更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師白濬榮分享道。
交河故城和坎兒井水利工程的探訪,彰顯出邊疆地區厚重的歷史底蘊和古人適應自然、改造環境的非凡智慧。“交河故城與坎兒井的千年智慧,展現出新疆深厚的文明積淀。新疆的飛速發展,是無數建設者傳承奮斗的成果。”香港艾奕康有限公司見習工程師陳子曰說道。
此次活動是促進新港兩地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的成功實踐,通過“科技+文化”雙向交流,不僅推動了科技創新合作,更深化了文化認同和民族情感。香港與新疆青年工程師在交流中增進了了解、深化了友誼,生動詮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下一步,新疆科協將積極與香港工程師學會一道,搭建常態化交流平臺,組織更多技術交流、文化參訪活動,讓兩地青年在面對面交流中深化友誼與合作,共同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曹琳哲
新疆科技人才服務中心 任婷 供稿